滨州学院坚持为教育教学服务、为行业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围绕一个目标,突出两个提升,力争三个突破,推进四种转型,完善五个体系,牢记使命担当,不断探索创新,深入实施“一流学科建设计划”“1355科技创新工程”和“双服务”行动计划,全面完成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学科建设和科学研究任务,确保建成硕士学位授予单位。
加强一流学科建设,提升学校办学层次。一要按照“加强应用、重视基础、突出特色”的要求,不断完善学科布局,凝练学科方向,培育学科特色,构建以航空宇航、生态环境等优势特色学科为重点、以基础学科为支撑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体系,为优势学科、特色学科发展释放更大空间。二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对优势特色学科、特色方向进行强化建设,给予重点扶持;投入专项经费,统筹学术学位与专业学位、特色学科与优势学科,持续强化建设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航空工程、生态学等一流学科,力争2个学科进入省级重点建设行列,1个学科在国内具有较大影响。三要充分发挥一流学科建设引领示范和辐射带动作用,在管理体制、科研组织架构、学科团队建设、人才培养模式、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合作等方面先行先试,带动学校整体加大改革力度、加快改革步伐,破除制约学科创新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着力构建省、校、院三级学科建设体系,实行分批次分层次的学科发展战略,支持有基础的学科争创一流,集中力量打造具有引领性、公认性及高贡献度的学科和学科群,实现我校学科建设从“点”向“面”的跨越,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学科建设格局。
加强特色创新体系建设,培育发展第一动力。一要以航空工程技术研究院、航空信息技术研发中心、航空发动机研究所、飞行器制造技术研究所等航空类科研机构建设为重点,不断提升建设内涵,大力推进与航空航天类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事业单位合作共建,积极融入航空行业科技创新体系;进一步完善航空宇航学科布局,整合机械、自动化、信息、材料、化工、土建、管理等学科,向航空宇航高技术领域进行交叉集成,积极探索“航空+”特色研究模式,以承担重大科研项目为纽带,建设以航空宇航为特色的跨学科研究中心;建设高效的航空宇航科技服务体系,以航空宇航科技服务平台建设为中心,不断创新科技服务体制机制,逐步提高航空宇航科研水平;要放眼长远,不断拓宽航空宇航学科建设领域,借助军民融合发展国家战略,努力构建为民航强国、交通强国服务的范围更广的特色学科体系。二要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建设以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研究中心、黄河三角洲文化研究所、孙子研究院、黄河三角洲经济研究中心等区域发展类科研机构,加强对生态环境、海洋经济、区域发展、区域文化、文化生态的应用研究,构筑生态-经济-文化多元融合的科研发展新模式,着力建设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三要整合资源,加大投入,依托二级学院、科研机构,积极筹备国家级、部级、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基地申报建设工作,积极推进国际(港澳台)合作创新平台建设,推进大型仪器设备开放共享,新增省级创新平台1—2个,力争在国家级或省部共建创新平台方面实现新突破。
加强科研创新团队建设,提升科技创新能力。一要积极凝练科研方向,推进与航空宇航学科的交叉建设,围绕优势特色科研方向,加大领军人才培养与引进力度,引进全职高端人才2名以上。加快组建科研创新团队,涵养科技创新力量,开展联合攻关,承担重大项目。跟踪服务高水平学术带头人,确立重点科研项目培育对象,争取获得“山东省杰出青年基金”等项目的突破。二要以一流学科、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为依托,实施“创新团队建设计划”,完善制度机制,优化资源配置,遴选10个优秀团队重点建设,发挥人才团队效应,力争建成2—3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活力、在国内具有一定影响的科研创新团队。三要拓宽项目申报渠道,着力提高可持续获得科研项目能力。高度重视横向课题,不断提高承接横向课题的能力。
加强科教融合发展,提升科研反哺教学能力。一要完善科研促进教学工作体制机制,适时设立科研成果转化教学研究专项,提供转化研究经费支持,加大对教学转化类科研项目在团队组建、项目立项等方面的倾斜力度,加快推进科研成果进教材、进课堂。在学校人事分配制度和职称评定等方面,对教学科研结合较好的教师给予政策支持。二要健全创新平台面向学生全面开放的管理体制,完善支撑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将创新平台面向学生开放情况作为单位科研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体系。三要开放教师科研项目,引导和鼓励学生参与科研活动,承担科研任务。在学校科研基金、青年人才创新工程、引进人才科研启动费项目立项中,继续坚持在校学生进项目组要求;在申报校外各级各类科研项目时,鼓励项目组积极吸纳在校学生。促进科教融合发展,发挥科研育人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