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是2018年1月,学校党委按照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和教育部《高等学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2017年本)》文件精神,整合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和原政法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资源的基础上成立的直属学校领导的二级教学科研机构。
马克思主义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0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0人,博士9人;拥有山东省理论人才“百人工程”成员2人、“山东省高校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十百工程”优秀中青年思想政治理论课骨干教师1人,德州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设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研室、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研室、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教研室、形势与政策教研室、综合实践教研室、思想政治教育系等7个教研室(系)。
学院设有学校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理论)1个,该学科同时为学校硕士学位建设点。近五年主持和完成市厅级以上科研立项课题20余项,其中获国家社科基金项目3项,教育部课题1项,出版着作、教材20余部,发表论文200余篇;获山东省社科成果二等奖2项,其他市厅级以上科研获奖20余项。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于1979年开始招收专科学生,2000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经过几十年的发展,该专业建设成绩斐然,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被评为山东省特色专业。该专业教师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研究,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形成了教学——研究——教学的互动循环机制,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被评为省级、校级精品课程、双语课程、优秀课程,获批山东省教改项目,获批国家社科基金、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山东省社科规划项目等项目20余项。现有思想政治教育本科生130余人,每年有2支社会实践服务队参加省、校组织的各类活动,并取得优异成绩,连续4年获得山东省大学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团队奖励。近4年度本专业有23名学生获国家励志奖学金、省优秀毕业生。该专业学生考研率45%左右,就业率90以上。
学院一直高度重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工作中,为提升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思政部全力构建完成“模块化、分层式”的课程体系;在积极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的作用下,创建“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网络教学、实践教学“三位一体”的开放式教学新模式;全面推行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四三一”式课程教学改革。“一”为一个中心即以学生为中心,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和可持续发展,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四”为明确每门课程的知识、能力、素质和智慧四个层面的目标,追求知识、能力、素质和智慧的协调发展,“三”为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教学效果考核三个方面同时推行教学改革,最终实现“一体化”教学改革的整体效果。目前思政部所授必修课程已全部建成校级精品课程,实践教学取得良好成效。
在服务地方工作方面,学院积极发挥自身优势,做好党的理论宣传和法律咨询工作;依托大学生实践基地,深化育人服务工作;积极解放思想,开拓服务社会的新领域。当前,思政部以德州市的发展规划为导向,结合我校创特色名校的任务,努力解放思想,积极为地方各部门提供智力服务,在理论宣传、法律咨询、“两区同建”、企业文化、执法问题研究等方面,已经初步形成自己的服务特色,为德州市政策决策提供依据并被采纳,在山东省、德州市有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史新起点上,整合壮大的马克思主义学院,将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认真贯彻落实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标准,以“高扬旗帜、传播真理、育人铸魂、立德树人”为历史使命,以提高思想政治理论教育教学质量、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核心任务,以加强人才建设、建好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巩固马克思主义在宣传思想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核心竞争力,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深化教学科研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党的建设、重视学院文化、形成和谐的党政关系、干群关系、同事关系和师生关系为保障,努力建设高质量、标准化、有特色的马克思主义学院,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研究、宣传和人才培养的坚强阵地。
Copyright @ 2018 德州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联系地址 : 德州学院博文楼5楼马克思主义学院 邮政编码 : 253023 联系电话: 0534-8989501